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我省重大科技专项结硕果 ▲

    信息发布者:新建社区
    2018-09-16 23:00:44   转载
    不仅仅是高产!科技创新推动河南玉米产业转型升级,我省重大科技专项结硕果


    ▲观摩活动现场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史晓琪 通讯员 郭治鹏

    9月15日,河南农业大学主持的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玉米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项目现场观摩会在新乡市举行。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新乡市有关单位负责人以及项目参与单位代表参加了观摩活动。

    一次观摩会,为何引来这么多的关注?项目负责人、河南农业大学陈彦惠教授为大家揭开了谜团:这个重大专项不仅仅是研发产出几个高产的玉米新品种,更重要的是产出绿色优质高效、适合社会需求、能够引领和推动河南乃至全国玉米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品种及其配套技术。


    ▲项目组选育的优质高效玉米新品种

    活动中,陈彦惠教授介绍了项目实施以来在新品种选育、高产推广示范、种质资源创新、现代高效育种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由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站郑义研究员任组长的专家组,对项目组单位新乡市农科院选育的“新单68”和“新单58”进行了测产验收,两个品种平均亩产分别达到983.3公斤和959.7公斤,表现出优异的性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该项目自2015年实施以来,由河南农业大学牵头,汇聚了河南省农科院、新乡市农科院、鹤壁市农科院、洛阳市农科院等省内多家科研单位的精干力量,在玉米新品种选育、玉米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集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共育成通过审定的玉米新品种12个,其中,国审品种4个,省审品种8个,还有17个品种正在参加2018年国家和省级区域试验,有望近期审定。在做好技术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基础上,项目组还创建了高产攻关示范方,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开展大面积示范,使新品种在生产上迅速推广,由项目承担单位选育的豫单系列、郑单系列、浚单系列、新单系列、洛玉系列品种在黄淮海玉米产区推广面积达到2300万亩以上,其中以适宜籽粒机械收获、耐密抗逆性强等为代表的特性,正在引领和推动玉米产业的升级换代,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专家组认真测产

    技术创新带来的是生产方式的蝶变,引领的是产业的转型升级。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何守法对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这一重大专项不仅选育出了高产稳产的玉米新品种,更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优质绿色、适应性广泛、抗逆性强、适宜籽粒机收等特性,在极端气候频发情况下,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特别是 “豫单9953”这个通过了国家和河南省双审定的适宜籽粒机收的新类型品种,不仅实现了适宜玉米籽粒机收新品种的重大突破,而且创造了黄淮海地区15亩方玉米籽粒机收实收产量平均每亩949.48公斤的高产纪录。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将为我国玉米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挥重要作用,实现玉米能像小麦收获一样方便快捷的籽粒机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推动我国玉米产业快速发展,服务国家粮食安全。

    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谭金芳介绍说:“这个项目不是研发出了几个玉米新品种就结束了,而是从深层次问题入手,推动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为保证我国新品种选育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项目组将现代育种技术与常规技术有机结合,围绕着玉米品种需求的新目标性状,选育创制耐密高产、品质优良、抗病、抗倒、抗旱、耐热、适应机械化不同特色的优异新种质56份,育成‘三高’优良自交系27个,配制的杂交种通过审定,创建、改良高产适宜机收抗倒玉米群体新种质4个,这些都为我省乃至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是玉米产业发展的基础工程。”

    据陈彦惠教授介绍,优质品种的喷涌而出得益于项目组研发、创制了一批现代高效育种新技术,有效提高了育种效率,加快了新品种的培育。4年来,项目组创制分子育种、单倍体育种和高密、抗逆、籽粒机收品种综合鉴定技术6套,通过开发控制株型等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18对,开发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择技术体系,选育出高频单倍体诱导系5个,单倍体加倍率达到30%,优化完善了单倍体快速育种技术体系,大大加快了育种效率和进程,建立了耐高密高产、抗逆、籽粒机收品种测试等综合鉴定育种新技术,为新品种选育精心打造了“高速引擎”,支撑品种选育工作步入了快车道。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是省科技厅提升河南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旨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转型发展攻坚、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战略部署,适应全省重大科技创新需求。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不仅产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成果,更在厚植科技创新意识,提升科技驱动能力,激发内生创新能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